一、课题的提出
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每次布置作文,学生很少有喜形于色的;而谈到作文教学,教师则常忧心忡忡。前辈教师叹息说,没想到现在的学生竟然不喜欢写作;作家则说,没想到现在的学生写出的文章如此难看……
既然叫“作文教学”,学生作文写不好,教师难辞其咎。事实是,很多写作者自述,能把文章写好,往往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通过多读书,自己悟出来的,练出来的。教师只能适当地指导大概写法,更多的是要靠学生体悟、实践。但为了提高学生写作素养,我们必须了解作文教学的现状,多方面寻找原因。
然而,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首先是大部分学生没有感受到写作的愉快,他们的阅读量很小,写作基础较差;其次是应试作文模式过早地影响了正常的写作教学,使他们的写作变得功利并趋于程式化;其三是课堂写作缺乏有效指导,陈旧的教学观念阻滞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没有把写作作为一种有价值的思维活动。
同时,当前小学生的作文正面临着严重的“灰色污染”。文化市场适合少年儿童的作品匮乏.大量庸俗化、雷同化、成人化的影视剧、书刊的充斥,再加上不少家庭的“填鸭式”培养方式,学生的习作素材日益枯竭。部分学校和教师为追求优秀率、升学率。作文开展套路教学,热衷于传授一凑、二抄、三套的“作文诀窍”。不少学生手中都掌握有一定数量的作文选,习作生搬硬套,程序化、模式化、成人化泛滥。不少小学生的作文由此被污染,有的过于早熟,作文中有明显的成人腔,让人根本分不清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有的有明显的抄袭痕迹,东拼西凑,“剪切作文”、“拷贝作文”大量出现;有的套路雷同,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原本生机勃勃的学生泯灭了个性,抹杀了灵性,窒息了创造性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写自己要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在作文时不仅要使学生对作文感兴趣,不断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更应帮助学生从生活中选取习作的材料,在创作中展现自己特有的个性和自身独有的本色,使作文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理论依据
作文教学与作文写作,是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听说读写中的“写”,不光是指一篇篇具体的作文,它包括书面交流血中的“需要表达”“自主表达”“真实表达”等四个方面思维内涵和心理内涵。“本色”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学生个性在作文中的具体体现,二是指小学生作文如何适应并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三是教师作文教学的个性化。
作为“本色作文”的教学,应该具有“唤醒”功能,营造一种“作文是人际交流的的需要,作文是成长发展的需要”的习作氛围。逐步还原习作的工具性,指导学生在生活中作文,在作文中生活,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同作文、接受作文、喜欢作文,让作文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要让学生认识习作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只要把习作还原到日用工具的状态,作文教学就有了“本色”的土壤。
在学生习作的过程,不要过分强调形式,也不要过分注重结果,应该重视学生对语言文字和社会生活相融合的体验过程,尊重学生真实的生活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抒写真实的感受和体验,才是本色习作教学的真谛。
三、研究内容和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要探索和总结新课改的形式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方法,在新课标下,如何促进作文创作过程的优化及如何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努力创设学生作文创作的环境,从而形成一些小学作文教学的教学模式与课堂教学结构。本课题要对如何促进课堂教学优化的小学本色作文教学的的研究。要充分发挥学生生活经历的优势,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与作用,提高教学效果进行研究,特别要对作文教学和学生生活经历以及学生的个性体验等要素的整合方法进行研究。
本课题的目标是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以《新课表》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桥梁,以课堂教学为平台,通过各种手段,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引入学生生活情景,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作文,在作文创作中努力展现学生本色,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锻炼自主创作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在创作中展现个性,体验成功,逐步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习作水平。
四、研究条件
我校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学习氛围浓厚,同时我校投资配置了全套多媒体设备,设有计算机教室、实物投影仪等。通过教学实践,教师们有运用多媒体促进学习过程优化,提高教学效率的强烈愿望,所以研究本课题,符合研究者的意愿,适应小学生学习故世的强烈愿望,具有新意和潜力。
五、研究对象
管埭中心小学现有的八个班级
六、研究原则
1、科学性原则:研究要体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能保证自主性实践探索方向的正确性。
2、主体性原则:研究以学生为主体,选择问题、资料收集、方案设计、问题解决、结果评价等整个过程都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师主要起组织、指导和参与评估的作用。
3、实践性原则:研究性学习特别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学校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
4、创造性原则:强调学生学习创新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的思想意识和创新能力。
5、合作性原则:引进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
七、研究方法
1、案例研究法:对师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典型学习指导经验和研究案例,进行分析、提炼,寻找内在规律。
2、调查研究法:直接深入到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活动中,通过观察、访谈和调查等形式总结提炼相关材料。
3、文献资料研究法:查阅有关研究性学习的资料,对各子课题研究性学习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根据课题的要求有所取舍,从而得出结论性的见解。
4、综合研究法:即综合运用上述各种方法。